刘基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有:
《郁离子》
《覆瓿集》
《写情集》
《犁眉公集》
《春秋明经》
以上均收录于《诚意伯文集》
《卖柑者言》
还有些是后人托名附会的作品:
《百战奇略》
《时务十八策》
后人合编《诚意伯文集》20卷
此外,民间亦有多部与刘伯温有关的小说。当中,有说他经常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亦有说他很会占卜,常装扮成道士,并著有《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后所发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数百年的事。不过,由于刘伯温早在洪武八年就已离世,使这些故事和预言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存疑。《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
其中的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他认为志利忘民,缺乏行义,国家是危险的。刘基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治世的理论基础,主张宽仁之道,认为只要把握好国家的纲纪,刑德,人才,就能治天下。在写作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推荐古诗:
孤雁、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满庭芳(小阁藏春,闲窗锁昼)、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
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
残菊(黄昏风雨打园林)、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推荐诗句: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面称臣 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百不当一 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