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推荐古诗: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四块玉(雁北飞)、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己亥杂诗(天将何福予蛾眉)、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生查子(长恨涉江遥)、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推荐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不过尔尔 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