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敌武例证

敌武例证

查看敌武全诗

  遭遇战是敌对双方在运动中相遇而发生的战斗,一般可分为预期遭遇战和非预期遭遇战。其特点是:战斗触发时对敌方情况不大明了,组织战斗的时间仓卒,双方都有暴露的翼侧,战斗行动紧张急促,战斗样式转换迅速。遭遇战的基本作战原则是争取主动,先机制敌。在军队运动过程中,组织不间断的侦察,尽可能提前发现敌人。发现敌情后,迅速果断地定下决心,先敌展开,占领有利地形,先敌发起冲击,大胆向敌翼侧实施突击。在非预期遭遇战中,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在预期遭遇战中,应尽量采用佯退诱敌,设置伏兵,诱敌入伏,再行出击战法。鸡父之战中,吴军就是运用这一原则战胜楚军的。

  春秋后期,诸侯争霸的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淮河流域,吴、楚两国展开了长期的争战。周敬王元年(前 519 年),吴王僚率公子光等,兴兵进攻楚国控制的淮河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凤台)。楚平王闻讯后,即命司马薳越率楚、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前往救援,并命令尹子瑕带病督军。吴军见楚联军力量强盛,来势凶猛,遂迅速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将部队转移到钟离(今安徽风阳东北),暂避敌锋,伺机行动。

  楚军在进军途中,子瑕病死。楚军失去主帅,士气顿时沮丧低落。司马薳越见状,被迫回狮鸡父(今河南固始东南)。吴公子光听说楚军统帅子瑕身亡,楚联军不战而退,认为这是击破敌人的良机,便向吴王僚建议乘机尾追,奇袭取胜。吴王采纳了他的建议,挥军前进,于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七月二十九突然出现在鸡父战场。此举完全出乎楚司马薳越的意料,仓猝之中,他让胡、沈、陈、蔡、顿、许六国军队列为前阵,掩护楚军。吴王以左、中、右三军主力预作埋伏,以不习战阵的三千囚徒为诱兵前往攻击胡、沈、陈诸军。刚一接战,吴诱兵即佯作溃退,胡、沈、陈军见状贸然追击,进入吴军伏击圈。吴军从三面突然出击,很快战胜了胡、沈、陈三国军队,并俘杀胡、沈国君和陈国大夫齧,尔后故意纵俘卒逃走。这些士卒狂奔逃回,口中叫嚷国君己被杀死。许、蔡、顿三国军队见状,顿时军心大乱,阵势不稳。吴军乘胜擂鼓呐喊而进,许、蔡、顿军不战而溃。楚军未及列阵,受到猛烈冲击,迅速溃败。吴军大获全胜,乘胜攻占州来。

  此战,吴军以寡敌众,又处于“后据战地而趋战”的不利处境,最后却打了胜仗,原因在于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利用“晦日”不宜作战的传统牙惯,突然出现在战场,示形动敌,诱敌冒进,设伏痛击,乘胜猛攻。而楚军在这次遭遇战中的失利,关键在于士气低落,内部步调不一,对吴军的动向缺乏了解,临阵时指挥笨拙,缺乏机动应变能力,终于导致惨败。真正是“善者以胜,不善者以亡。”

推荐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别云间(三年羁旅客)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梅花(墙角数枝梅)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自嘲(少读诗书陋汉唐)秋也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