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的选拔和编组,是军队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在这方面,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吴起做得极为成功和出色。
吴起,本是卫国人,初任鲁国将领,率军击破强大的齐军。后入魏为将,任魏西河郡守二十余年,与各诸候国大战七十六次,其中六十四次取得全胜,其余十二次不分胜负,为魏拓地千里,使魏强盛一时。后来吴起来到楚国,掌握军政大权,主持变法,精减机构,选练军队,使楚国力日盛,楚军成为一支威震诸侯的劲旅,楚国也成为战国时期的列强之一。
吴起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与他善于治军分不开的。吴起主张“简募良材”,并进行合理编组,他认为,齐桓公征募强悍勇猛的士卒五万人,因此才得以称霸诸侯;晋文公征募能征善战的士卒四万人,因而实现了称霸的夙愿;秦穆公拥有能冲锋陷阵的士卒三万人,使得许多西戎部落都臣服在自己脚下。因此,必须“简募良材”,把百姓中那些胆量大而气力强、身手敏捷能越高驰远、勇敢顽强的人挑选到军队中来。
吴起既重视对士兵的选拔要严格,也重视对士兵进行合理编组,用其所长,各尽其才,使之充分发挥出威力。吴起根据士兵身材的高矮、体魄的强弱、胆量的勇怯、智力的高下进行明确分工,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正是由于吴起能够“简募良材”,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编组,才使得所率领的军队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推荐古诗:
望天门山、
冬至夜、
哭孔戡、
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青)、
春梦歌(春梦随云散)、
清平乐(年年雪里)、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
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读严子陵传(客星何补汉中兴)
推荐诗句: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