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前两句写景情景相生,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画面感强。
诗中马蹄踏水,水波激荡,明霞散乱,天光水色,闪烁迷离,天上地下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两种景物被聚拢于马蹄之下,有了化静为动的意趣。
醉袖乘马迎风飘举,林花因风而落,落而沾袖,动静结合,写出了花树葱茏,人醉美景的意蕴。
溪水的潺湲、马的蹄踏和天上的明霞、山中的林花交相辉映,有声有色。透露出诗人恬适的心境。
推荐古诗:
八阵图、
望驿台、
为有、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渭川田家、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个个诗家各筑坛)、
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
己亥杂诗(少年哀乐过于人)
推荐诗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