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要教导孩子好的行为。在孩童成长的时期,还不能分辨善恶是非,如果太过宽容,会导致他在善恶的分辨上不够清楚。原谅孩子的小过错而不严格要求,那么他会认为无所谓,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最后将成为败坏德行的主因。反之,若从小严格督导,小过必惩,小善必扬,长大便成一善恶分明、嫉恶扬善的有德之人,这全看父兄的教育态度。聪明者忽入下流,愚钝者转为上达;正如种树,幼株虽美,不细心加以栽培,最后树木也会长得芜杂不堪。反之,幼株虽劣,若能晨昏灌溉,小心扶持,也能长成枝干皆美的良村,因此资质秉赋并绝对重要,后天的教养对一个人尤其重要。
“人到无求品自高”,心中放不下一个“利”字,等有利可图之时,难保不会受诱惑而失了人品。求学是很辛苦的,若不能勤备,再聪明的人也难以成功了,因为他不肯学。有德者若能居于权威的位置,影响的范围大了,可以施行很多措施奖掖道德,自然就很容易感化人了。钱财在平时处理起来就很累人,既想得之,又要保之,若是在乱世,没有法律的保障,恐怕恶人都想谋夺了,不仅累人,还要招祸呢!
推荐古诗:
送李侍郎赴常州、
燕台诗四首、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晚泊浔阳望庐山、
齐州送祖三、
早朝、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
推荐诗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