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延寿乡(今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著名散文《游褒禅山记》。
推荐古诗:
塞上曲(大汉无中策)、
听流人水调子、
剔银灯、
念奴娇(萧条庭院)、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宿野庙(众响渐已寂)、
五古(去去思君深)、
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满庭芳(归去来兮)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骄不躁 不骄傲,不急躁。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