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达了 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推荐古诗: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李都尉古剑、
梦仙、
山行、
李花赠张十一署、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塞下曲、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推荐诗句: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内攘外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按辔徐行 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年偕老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可端倪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