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辛弃疾 朝代:清朝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及注释

韵译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查看全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

不懂得天时,就不可以兴兵;不懂得地利,就不能指挥作战;不了解人事,就不会取得战功。因此必须考察天时地利,并且取法于圣人之道。兵功是人为的,但它由天地主宰着,圣人因为能够因顺天道、地...查看全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12...查看全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一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查看全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二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月夜登阁避暑旅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留春令(采莲舟上)

推荐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推荐游戏: 【阴精此沦惑】的下一句是什么【其一 人道横江好】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向东山久】的下一句是什么【君王选玉色】的下一句是什么【朝扣富儿门】的下一句是什么【自言度千秋】的上一句是什么【浮萍一道开】的上一句是什么【甚知丈人真】的上一句是什么【三年饥走荒山道】的上一句是什么【疏凿控三巴】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矮人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波光粼粼  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