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太史公读有关列侯分封的档案资料,读到便侯时,说道:真是事出有因啊!长沙王被封为诸侯王,著录在法令的第一篇,他的忠诚受到称赞。当初高祖平定天下,功臣之中不是皇室同姓宗亲而分疆裂土受封为诸侯王的共有八国。到孝惠帝时,只剩下长沙王能够保全自己的封国,接连传承五世,最后因为没有后嗣才绝封,自始至终没有犯什么过错,作为国家的藩守,尽心尽职,事情果真就是这样。所以他的德业能使旁系子孙也沾受恩惠,未立功勋而受封为列侯的就有数人。从孝惠帝之初以至孝景帝之末,其间五十多年,追录高祖时遗漏未封的功臣,以及追随孝文帝从代国入继大统的旧臣,孝景帝时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战事中功劳卓著的将相官员,身为皇室骨肉至亲的诸侯王子弟,前来投顺归化的外邦异族的首领等等,先后受封为列侯的有九十多人。现把他们受封传承等情况列表记载如下,这些都是当代有仁义、成大功的人物中比较突出的。
注释 ①《索隐》曰:便音鞭,县名。吴浅所封。 ②邓展曰:“汉约,非刘氏不王。如芮王,故著令使特王。或曰以芮至忠,故著令也。”瓒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以非制,故特著令。” ③异姓国八王者,吴芮、英布、张耳、臧荼、韩王信、彭越、卢绾、韩信也。《索隐》曰:非同姓而王者八国,齐王韩信、韩王韩信、燕王卢绾、梁王彭越、赵王张耳、准南王英布、临江王共敖、长沙王吴芮,凡八也。 ④《索隐》曰:禅者,传也。案:诸侯王表,芮国至五世而绝。 ⑤徐广曰:“孝文后七年,靖王薨,无嗣。” ⑥《索隐》曰:案:此表芮子浅封便侯,传至玄孙;又封成王臣之子为沅陵侯,亦至曾孙。 ⑦《索隐》曰:沛府二音。柿,木札也;附,木皮也。以喻人主疏末之亲,如木札出于木,树皮附于树也。诗云“如涂涂附”,注云“附,木皮”也。
推荐古诗: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塞上曲、
重赠乐天、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
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
推荐诗句: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如太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