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初,以枢密院编修官出守鼎州。建炎四年(1130年),为京西制置使,升直显谟阁,不久,落职降三官,责监台州酒税。绍兴二年(1132年),责永州别驾,潮州安置。绍兴五年(1135年),特许自便。绍兴十年(1140年),复右朝奉郎、知全州,以成忠郎换文资为从事郎。有《王周士词》一卷,存三十二首。《四库书目提要》谓“以凝词句法精壮”,“绝无南宋浮艳虚薄之习”。公元1146年,王以宁逝世。
推荐古诗: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得乐天书、
碧云天,、
点绛唇(蹴罢秋千)、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望海潮、
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
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
秋也
推荐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威风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