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西来:对鄂州来说,长江从西南来,汉水从西北来,这里统称西来。⑵高楼:据本词末句看,是指武昌之西黄鹤矶头的黄鹤楼。葡萄深碧:写水色,作者《南乡子》:“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李白《襄阳歌》说“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⑶这句是说岷山、峨嵋山上的雪,在夏天溶化,流入长江。李白诗:“江带岷峨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⑷锦江:在四川,流入长江,是岷江支流。全句用杜甫《登楼》诗:“锦江春色来天地。”⑸南山:即陕西终南山。遗爱:地方官去任时,称颂他有好的政绩,美之曰“遗爱”。朱寿昌曾任陕州(终南山区)通判。通判亦称通守。⑹剑外:即剑南(剑门山以南),四川的别称。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说:“剑外忽闻收蓟北”,是以京师长安为中心,将四川作为剑外,唐时在此置剑南道。作者是蜀人,故自称剑外思归客。⑺风物:风土人物。⑻江表传:书名,已不存。在陈寿《三国志》中还可间接看到它的一些内容,是汉末群雄割据和三国时吴国的人物事迹。⑼狂处士:指祢衡,他字正平,汉末平原人。少时有才学而又恃才傲物。孔融几次将他推荐给曹操,因受歧视而大骂曹操,被送到荆州刺史刘表处,亦不肯容纳,又被送到江夏(今湖北汉阳),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处士:指有才德而不出来做官的人。⑽鹦鹉洲:祢衡写过一篇《鹦鹉赋》。衡死后,葬在汉阳西南的沙洲上,后人因称此洲为鹦鹉洲。两句惋惜祢衡已死,如今鹦鹉洲上,只见苇花在风中摇曳,发出瑟瑟之声。底事:何事。⑾飘忽:指时光易逝,人事无常。这句说忌才的曹操、黄祖都飘然逝去。曹操曾封为魏公,故称为曹公。⑿使君:指朱寿昌。谪仙:指李白。唐贺知章看到李白文章,叹道:“子,谪仙人也。”(见《新唐书·李白传》)⒀追黄鹤:李白《赠韦使君》诗说:“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追:胜过,赶上。全句说要朱守昌写诗超过李白的这首“黄鹤诗”。
推荐古诗:
独坐敬亭山、
李花赠张十一署、
题诗后、
塞下曲、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文章(文章本天成)
推荐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 不堪入耳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