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夏歌】
田蚕事已毕,
思妇犹苦身[1] 。
当暑理絺服,
持寄与行人[2] 。
推荐古诗:
奉和思黯自题南庄见示兼呈梦得、清明、石鼓歌、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晚泊浔阳望庐山、舟中晚望、送张五归山、更漏子(水涵空,山照市)、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推荐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推荐游戏:
【花径不曾缘客扫】的下一句是什么、【王逸少】的下一句是什么、【 昔人豪贵信陵君】的下一句是什么、【涛卷海门石】的下一句是什么、【箫声咽】的下一句是什么、 【气骄凌上都】的上一句是什么、【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上一句是什么、【吹我梦魂散】的上一句是什么、【枕下五湖连】的上一句是什么、【何处得秋霜】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目 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