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 赏析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

作者:许浑 朝代:唐朝

【登洛阳故城】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译文

二十二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二月十六日,齐国的北郭启领兵进攻莒国。莒子将要迎战,苑羊牧之劝谏说:“齐国的元帅地位低下,他的要求不多,不如向他低头,大国是不能激怒的。”莒子不听,在寿馀...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注释及译文

茂盛的庄稼中生长着很多野草,过去的人在这里筑城哪知道辛劳?潺潺流水向东流过,城市变了模样,自北而来的山势起伏,宫殿巍峨高大。...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赏析

诗的开头以“禾黍离离半野蒿”,直落登城所见,满目荒凉残破,昔日华丽雄伟的宫殿已荡然无存。诗人正是通过眼前景物的描写,托出“故”字,把昔日之兴盛与今日之凄凉作尖锐地艺术对比,从而引出“昔人城此岂知劳”的无限感慨。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奢华享乐,役使千千万万的劳力建起了洛阳宫殿和城池,而今却已倾圮残毁。在这里,诗以“岂止”构成反诘,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愤怒批判和无情嘲讽。...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创作背景

许浑少年时学习刻苦,劳累过度,身体清瘦虚弱,常常卧床不起。但他却喜爱旅游,陶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登高怀古。...查看全部

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简析

《登洛阳故城》是唐代诗人许浑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写登上洛阳城的所见所闻,颔联通过写洛阳城古今的变化揭示富贵不能长久、权势不能永存的历史规律。...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秋晓行南谷经荒村寻天台山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少年游(青衫磊落险峰行)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别滁(花光浓烂柳清明)留春令(采莲舟上)

推荐诗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推荐游戏: 【缓步从直道】的下一句是什么【张公两龙剑】的下一句是什么【径出梅花桥】的下一句是什么【[2] 四海安危居掌内】的下一句是什么【今日不知谁计会】的下一句是什么【相亲相近水中鸥】的上一句是什么【万劫太极长】的上一句是什么【胡霜拂剑花】的上一句是什么【应写黄庭换白鹅】的上一句是什么【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生服业  指平稳地生活,安心地从事自己的生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新领异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稗官野史  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禀性难移  本性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