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赏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关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其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东阳姓沈人。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段译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493)  齐纪四 齐武帝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493年)  [1]春,正月,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查看全部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注释及译文

十岁就能够即席作诗,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在座的人触动离情。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丹山路上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查看全部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创作背景

唐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别李商隐晚宴上,时年十岁韩偓即席赋诗,才惊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隐返回长安,重诵韩偓题赠的诗句...查看全部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赏析一

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大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用“冷灰残烛”,说明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阖座的人触动离情。在这种惨淡的气氛中,十岁的冬郎触发了诗思,飞速地挥写成送别的诗章。这就是此篇头两句对当年情景的追述。别宴的情况交代简略,重点突出冬郎题诗,是为了主题的需要。...查看全部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赏析二

这首诗用一条长题说明作诗的缘由。冬郎,是晚唐诗人韩偓的小名。小字冬郎,是李商隐的姨侄,他少有才华。他的父亲韩瞻,字畏之,是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大中五年(851)秋末 ,李商隐离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山中问答在狱咏蝉并序古怨别陇西行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少年游(去年相送)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

推荐诗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推荐游戏: 【古来得意不相负】的下一句是什么【岂无佳人色】的下一句是什么【[2] 由来征战地】的下一句是什么【春事已不及】的下一句是什么【楼东一株桃】的下一句是什么【云雨巫山枉断肠】的上一句是什么【水石日在眼】的上一句是什么【只得一回采】的上一句是什么【整顿衣裳起敛容】的上一句是什么【谓兹鳌可求】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