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谒山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谒山 赏析

谒山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谒山段译

炀皇帝下大业十二年(丙子、616)  隋纪七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丙子,公元616年)  [1]春,正月,朝集使不至者二十余郡,始议分遣使者十二道发兵讨捕盗贼。  [1]春季,正月,...查看全部

谒山生平

郑文宝,生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六十一岁,系五代南唐左千牛卫大将军郑彦华之子。郑文宝从小受业于当时能诗又善工小篆的著名诗文书法大家、南唐...查看全部

谒山文学成就

郑文宝留居襄城养病期间,除了写大量诗词歌赋之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纂修南唐国史。他是由南唐入宋的,目睹了南唐辛酸的国运和国史,有必要为后人留下这段真实的史事。于是,他收聚了大量的、...查看全部

谒山书法成就

郑文宝从小聪明好学,深得徐铉真传。曾亲自去峄山访求秦刻石,未果。便于北宋淳化四年(993)以其师徐铉(916一991)摹本刻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长安本”,又名“陕本”。因郑...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古风(大车扬飞尘)自题写真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剔银灯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如梦令(宁化)

推荐诗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推荐游戏: 【叹息此人去】的下一句是什么【 贵贱结交心不移】的下一句是什么【[2] 天姥连天向天横】的下一句是什么【 欲去不得去】的下一句是什么【[1] 多中更被愁牵引】的下一句是什么【皆与此图筋骨同】的上一句是什么【却棹酒船回】的上一句是什么【月明荞麦花如雪】的上一句是什么【一曲红绡不知数】的上一句是什么【青山犹哭声】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驹空谷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者。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