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论盛孝章书 /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论盛孝章书 /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赏析

论盛孝章书 /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作者:孔融 朝代:汉朝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论盛孝章书 /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译文及注释

春秋鲁襄公时期,晋楚两国争夺郑国。襄公九年,晋悼公联合其他诸侯的军队一起围攻郑国,郑国人感到害怕,于是派遣使者前去求和。荀偃说:“应该继续围攻郑国,等到楚国救郑的时候,就可以迎...查看全部

论盛孝章书 / 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又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是204年(汉献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战城南放鱼云居寺孤桐北征雪晴晚望风雨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西施咏

推荐诗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推荐游戏: 【恶名幸脱兔】的下一句是什么【东下齐城七十二】的下一句是什么【翠影红霞映朝日】的下一句是什么【纵死侠骨香】的下一句是什么【匈奴以杀戮为耕作】的下一句是什么【出师亦多门】的上一句是什么【日夕连秋声】的上一句是什么【当笑尔归迟】的上一句是什么【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上一句是什么【况彼无衣民】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百代文宗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