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高帝求贤诏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高帝求贤诏 赏析

高帝求贤诏

作者:班固 朝代:汉朝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高帝求贤诏译文及注释

《齐民要术》:旱稻适合在低洼地种植,白色土壤比黑色土壤要好。并不是说下田比高原地好,而是因为夏季积水的下田,无法种植禾、豆、麦,而稻种在下田,虽遇水涝仍然会有收成。这样便可使高...查看全部

高帝求贤诏评点

西汉建国初,汉高帝虽然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他认为他的天下“于马上得之”,厌恶甚至拒斥知识分子。陆贾反驳他说:“于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高帝遂有所悟,后来就颁布了这道《求贤...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竹枝(瞿塘峡口水烟低)成都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少年行登鹳雀楼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蝶恋花(六月天兵征腐恶)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推荐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推荐游戏: 【已喜皇威清海岱】的下一句是什么【困兽当猛虎】的下一句是什么【寄言向江水】的下一句是什么【瀑布挂北斗】的下一句是什么【歌有声】的下一句是什么【[2]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上一句是什么【隐然讵可平】的上一句是什么【浮云横远山】的上一句是什么【星离雨散不终朝】的上一句是什么【至此踌躇不能去】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巴山蜀水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步穿杨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不分畛域  畛域:范围,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