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旱稻翻译及注释

旱稻翻译及注释

查看旱稻全诗

译文

  《齐民要术》:旱稻适合在低洼地种植,白色土壤比黑色土壤要好。并不是说下田比高原地好,而是因为夏季积水的下田,无法种植禾、豆、麦,而稻种在下田,虽遇水涝仍然会有收成。这样便可使高田和下田,都可以有收获,不致丧失地利。低田种稻,费工较多;高田种稻,所费人工和种禾同样多。凡是积水的低洼地,干涸后,土壤必然会板结坚垎;胡格反,土壤干结。水湿时,地必泥泞。既难耕种,又极容易草荒;地既墝口交反埆音谷,又极为杀种。春天翻耕的土地,杀种现象更加严重。故应在五六月间,进行暵地,准备种大麦。如果到了种麦时,水涝尚未退去,不能种植的,到九月中旬再翻耕一遍,等到来春种稻,必会万无一失。到了春天才来翻地,种十次不一定能够有五次收成,买在是误人。

  种低洼地,不论是秋天还是夏天,只要水耗尽、地面泛白色时,便赶快翻耕,杷磨、劳平,杷,白驾反。应频繁地翻耕,使土壤柔熟。过于干燥会使地坚垎,雨水过多会使地泥泞,故(地白背时)应赶快翻耕。

  二月中旬种稻是上等农时,三月为中等农时,四月初至四月中旬为下等农时。按照常法浸种,捂好,让种子张开口(生芽),利用耧耩埯种;耩,故项反。埯,乌感反。耧耩镌种的,可节省种子,科丛茂盛,要比撒播的好。紧接着再摩劳一遍。若遇上春寒,又怕误了农时,希望早种,便可不必浸种,以免使稻种的嫩芽冻焦枯。坚硬的黑土地,种子已播下,倘未出苗以前遇到天旱,最好让牛羊和人到田中去践踏;若地湿,便应让田中连一个脚印、蹄迹都不要有。

  稻出苗后,还要叫人在垄背上践踏一次。践踏过的,生长茂盛,结实也多。稻苗长到三寸高,便要进行杷磨、劳平,然后耘锄;锄草务必及时。稻苗性柔弱,不可让草扇盖,故要频繁地锄。每下过一次雨,便要杷劳一遍。稻苗一尺左右高时,应当用锋锄。锋,古代农具。遇天下雨,其他农活干不成,可冒雨到稻田中去薅草。稻科长大了,如过密,可在五六月间,趁霖雨天气,拔起来栽到别处。栽法:入土要浅,让须根向四面散开,便会生长茂盛。如果栽得深,将根直着插入土中,稻苗便会聚拢在一起,不易发科。拔栽时,如苗过长,也可将叶的顶端捩掉数寸;注意不要伤了苗心。入七月以后,便不可再拔苗移栽。七月间百草皆长成,已为时太晚。

  若在高田种稻,并不要求土地多么肥美,唯独要求种在废地上。土地太肥沃,容易倒伏,废地的好处是没有草。(废地)同样要秋耕、耙、劳,令地柔熟。来年春,黄场始章反下种。不适宜湿种。其余作务的方法,皆与下田相同。

注释

  ①本节全文引用《齐民要术·旱稻第十二》。

  ②田:原误作“四”,本句原作“稻四种”,照石声汉校本《齐民要术今释》改正作:“稻,田种”,语意仍有未明,似应作“稻,下田种”,文义始顺适。故译作“稻种在下田”。又,夏停水者:殿本作“下停水者”。

  ③墝、埆:通常是指土地瘠薄,这里则含有土地坚垎不平之意。按《类篇》说:墝,是地不平的意思。又“墝埆”二字,今日多从“石”,作”硗确”,义同。

  ④杀种:有浪费子种、播种量太大、出苗率低等意。这是因土地坚垎、板结不实等使然。

  ⑤言五六月的晒垡地,应作两手打算,其一准备秋季种大麦;其二是秋季低田积水,种不成大麦,便可准备来年春天种稻。

  ⑥耧耩埯种:即耧耩开沟播种。播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耧耩直接条播;一是用耧耩开沟,然后用人工点播。但不论哪种方法都要比撒播节省种子,株行距均匀,通风透光好。

  ⑦科:插稻是用数苗作为一蔸的,这里的“科”字是指“蔸”,不是指单株。“不科”,通常称为“坐蔸”。

  ⑧捩:原作“拔”,照《齐民要术》改正。“捩(lí)”,可解作扭、拧等义。

  ⑨其心:指苗心,花序、生长点等义。

  ⑩废地:不是指废弃不耕种的土地,而是指秋收以后暂时不种的歇茬地。本段译文中所称“废地”均系指歇茬地。

  黄场:石声汉《齐民要术》注:场,原写作塲,今写作“墒”,即葆有一定水分、一定结构的土壤。黄场:即“黄墒”,是指呈现黄色的湿润土壤。

推荐古诗: 清明题木居士二首(其一)贾生马嵬捣练子令(深院静)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晚泊浔阳望庐山过香积寺别云间(三年羁旅客)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拜之交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新领异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