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送应氏二首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送应氏二首 赏析

送应氏二首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其二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送应氏二首赏析

其一赏析  此诗作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应氏指应场、应璩兄弟。应场为"建安七子"之一。曹植时年二十岁,被封为平原侯,应场被任为平原侯庶子。同年七月,曹植...查看全部

送应氏二首部分译文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有血性,有抱负。年轻时应试得中进士,任官白水尉。又参加制科考试,成绩优异。逐步升迁到监察御史,审核揭发出来的事谨慎公正。武后征收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祠...查看全部

送应氏二首译文及注释

其一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惜牡丹花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送魏二鸟鸣涧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推荐诗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推荐游戏: 【捷下万仞冈】的下一句是什么【此树我所种】的下一句是什么【白骨寂无言】的下一句是什么【鲁酒白玉壶】的下一句是什么【[5] 往往游三省】的下一句是什么【宣州石砚墨色光】的上一句是什么【遂筑黄金台】的上一句是什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上一句是什么【南湖采白蘋】的上一句是什么【妒深情却疏】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日做梦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 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