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五言绝句)汾上惊秋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五言绝句)汾上惊秋 赏析

(五言绝句)汾上惊秋

作者:苏颋 朝代:唐朝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五言绝句)汾上惊秋注释译文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查看全部

(五言绝句)汾上惊秋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听张说之言,谓汾阳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诗人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查看全部

(五言绝句)汾上惊秋鉴赏

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梧桐影(明月斜)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渔家傲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蝶恋花(六月天兵征腐恶)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苏慕遮(向来痴)

推荐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推荐游戏: 【一别隔千里】的下一句是什么【日落看归鸟】的下一句是什么【琼杯绮食青玉案】的下一句是什么【白玉一杯酒】的下一句是什么【向夜欲归愁未了】的下一句是什么【万事皆波澜】的上一句是什么【何须醉别颜】的上一句是什么【[4] 浪打天门石壁开】的上一句是什么【萦流涨清深】的上一句是什么【一诺轻黄金】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面威风  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