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本典解翻译

本典解翻译

查看本典解全诗

  在四月十五那天,成王在东宫,对周公说:“啊呀!我听先父武王说过:不懂就问,问不到就学,即使天资不好也永无疑惑。现今我不懂,修明道德当依据什么,施行政教当做些什么,以及养育百姓的措施和礼乐产生于何处?并非我不思考,而是思考了还不明白,特以敬问伯父。”

  周公两拜叩头,说道:“我听先父文王说:能求到贤士的,是智;给予百姓好处的是仁;能受理百姓官司的,是义;能纠正百姓过失的,是德;为百姓冒犯危难的,是武。智者能亲近智,仁者能亲近仁,义者能亲近义,德者能亲近德,武者能亲近武:这五样都昌盛于国的国君叫英明。英明能发现人物,德高能招致人才。各类人才齐备叫帝,帝面对土地叫本,本生万物叫世,世可效法叫至。至高的道德照临天下,百姓就不会惊恐。人才多就有好有坏,百姓就无不戒惧。

  德高望重者举明道德,道德普及世间就能取信于人,百姓信从就会安宁。有所畏惧又有所依准,百姓就没有淫邪。百姓知道平时取利的方法,国家就强盛。好的坏的秩序明确,百姓会首先固守自己的本职。分配均等又公开,百姓会安定。以物资助他们,百姓会快乐。修明道德作百姓的表率,百姓就会谦让。让他生长,让他快乐,是母亲的职责。让他正直,让他受教育,最终有所成就,是父亲的职责。父母的职责尽到百姓身上,他的仁慈就到了极点。古代的圣王,都乐于实现这种政治。

  士有九等,都得到适宜的安置叫人才多;人有八政,都合于各自的准则叫礼仪适当。士喜欢他自己的活法而从事合宜的公务。所以敲鼓以彰明音乐,跳舞以显示礼仪,唱歌以显示融洽。礼仪和音乐谐合以后,他们的主上就不会有危险。”

  成王合手行礼道:“好啊!我这愚幼之人将恭敬地遵循着它,把它作为治国的根本法典。”

推荐古诗: 和刘郎中学士题集贤阁润州二首(其一)湘中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游子吟青楼曲二首得乐天书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推荐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常履顺  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设想  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 不亢不卑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