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但是,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唐朝的其它国土还在进行着艰苦的战争。诗人杜甫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推荐古诗:
桂殿秋(河汉女)、
南浦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浑河中、
柳、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题张苍水集(北望中原涕泪多)、
蝴蝶(两个黄蝴蝶)、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留题云门草堂(小住初为旬月期)
推荐诗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敝帚千金 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咎既往 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胜数 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 不可言状 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