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 赏析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

作者:毛滂 朝代:宋朝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译文

远山矗立在静穆的清晨之中,山上积雪未融,雪光反射,让人更觉寒冷,仿佛那寒气正透过疏疏的罗幕,直往身上钻。太阳渐渐升起,照得空气也逐渐变得煦暖起来,暖气流仿佛在呼呼地向上升腾。五彩朝霞映满半边天,有一线霞光穿过挂满冰凌的层檐,一直射入房内。用精致的酒杯满满地斟上一杯新酿的香气馥郁的葡萄美酒,然后一饮而尽,以取暖御寒,迎接严冬的挑战。虽然数九寒天刚刚开始,可看看院中的那株瘦骨嶙峋的早梅,向阳的枝头已经含苞待放,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了。...查看全部

少年游(长至日席上作)赏析

这是一首节令风情词,是作者在冬至日宴饮席上所作,表现的是冬至日的气候特征和当时的民俗风情。“长至日”即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此日北半球白昼最短,气温较低,从此日开始“数九”。宋人较重此节,据《东京梦华录》载,京师“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亦要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词的上片渲染严冬气氛;过片写饮酒御寒,迎接严冬的挑战;结拍则以庭下早梅的含苞待放,预示春天即将来临。“少年游”调见晏殊《珠玉词》,其名取自词中“长似少年时”句,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双调,48字至52字。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雪气:指雪后的冷气。罗幕:丝绸做的帘幕。两句大意是:远山矗立在静穆的清晨之中,山上积雪未融,雪光反射,让人更觉寒冷,仿佛那寒气正透过疏疏的罗幕,直往身上钻。这两句描写冬至日的严寒,写“入疏帘”之“雪气”来自“遥山”,显然是一种错觉,但遥望山上之积雪,(古诗~百科)确能使人倍觉严寒,因此又是合情合理的,让人容易理解,语言别致,写景如画。“罗幕”一词既增添了词中的绮丽色彩,其质地又和“雪气”形成反衬,让人感觉不胜其寒。...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云居寺孤桐北征秋夕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喜迁莺(晓月堕)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推荐诗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推荐游戏: 【大鹏飞兮振八裔】的下一句是什么【[7] 岧峣四荒外】的下一句是什么【春风余几日】的下一句是什么【皆当少壮日】的下一句是什么【正色摧强御】的下一句是什么【樽酒家贫只旧醅】的上一句是什么【金钿耀水嬉】的上一句是什么【灭没人不闻】的上一句是什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上一句是什么【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废待举  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