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赏析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朝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创作背景

公元722年(开元十年)旧历四月,大唐燕国公张说作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巡边。唐玄宗以诗送行,众大臣奉和应制,张九龄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查看全部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鉴赏

此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张说巡边的历史背景,“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说明朝廷是因为边境发生战事派遣燕国公巡边。同时,“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写出了出京时张说的光彩。...查看全部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部分译文

冯盎字明达,高州良德人,原本是十六国时北燕国君冯弘的后裔。冯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逃亡去了高丽国,派其子冯业带领三百人飘海归顺晋。冯弘灭国之后,冯业留在番禺,到了他的孙子冯融,侍奉...查看全部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注释

⑴这首诗载于《宁夏古诗选注》(唐骥等选注)。燕国公:指张说,唐玄宗时名相。⑵宗臣:世所宗仰的名臣。这句说朝臣(张说)要远行出征。⑶庙算:帝王的谋略。这句说,朝廷的策略是要休战。⑷三...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乐游原少年行书扇示门人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沁园春(情若连环)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推荐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推荐游戏: 【俯视洛阳川】的下一句是什么【河汉女】的下一句是什么【本是疏散人】的下一句是什么【得书字 水色南天远】的下一句是什么【天子方从谏】的下一句是什么【白首没三边】的上一句是什么【苦辛长苦辛】的上一句是什么【萧萧班马鸣】的上一句是什么【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上一句是什么【八面对宫棋】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若泰山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愧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