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说:因为气郁而形成为上膈症的,吃进东西去随即又呕吐出来,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因为有虫而形成为下膈症,下膈这种病,是吃过东西一昼夜之后才吐出,我不明白其中道理,想知道个究竟。
岐伯说:喜怒不能适度,饮食不加节制,衣着不能随气候变化增减,时而衣少身寒,时而衣多过暖,以致损伤了胃气;胃如受寒,则寒汁流于肠内;寒汁流肠内,则肠内寄生之虫感觉寒冷;虫觉寒冷,就会拥挤在一起,聚守于下脘部,因而使肠胃充满、张大,以致卫气不能营运护养,而邪气留止其中。人吃进东西,虫即上而取食;虫上而取食,则下脘虚空;下脘虚空,则邪气占了上风,积聚而滞留不去;邪气滞留,就形成为痈;痈成,则下脘收束。其痈在下脘之内的,一经碰触,则疼痛剧烈;其痈在下脘之外的,则痈外显而痛轻,痈上的皮肤发热。
黄帝问:下膈症如何刺治?
岐伯说:以手轻轻按痈,诊察痈气的行往之处及盛衰、深浅等情况,而后先浅刺痈的旁侧,针渐渐由浅而深,而且绕痈周环而刺,不得超过三遍,视痈之沉浮,以决定进针的深浅。针刺之后,一定要用温熨法,使温热入于内部。天天使温入内,则寒邪之气日益衰退,大痈就会溃烂化脓。这时,综合参依日月四时等气候情况及患者身体内部状况,注意不要违犯针刺禁忌,用泻法排除患部的脓血;患者本人还须保持心境的安恬澹泊,这样才能使正气畅行。然后再服用含有酸味、苦味的食品、药物以助谷物的消化,则痈即除去,下膈症愈。
推荐古诗:
客中作、
夜坐吟、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银台金阙夕沉、
书怀、
雪晴晚望、
悯农、
辛夷坞、
碧云天,、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推荐诗句: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文成语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 拔山举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 白齿青眉 指青少年时期。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折不移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 白玉无瑕 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