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推荐古诗:
诸将五首(其二)、
日日、
岁暮归南山、
山中、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智通寺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
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思王逢原(蓬蒿今日想纷披)
推荐诗句: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魂定魄 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鞍马之劳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