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宏道 朝代:魏晋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须菩提,你如果这样想:以为如来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实无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来就不辛勤修行,不断除种种欲贪,不修梵行,不修福德智能,不具足种种庄严相,而得以成就不生不灭的...查看全部
“无断无灭”——说空又要超越空,对空也不能执著。这一段对话是承接上一段对话的,佛进一步强调对“空”本身也不能执著,所以告诫须菩提也不要说“诸法断灭”这种把“空”绝对化的话,这就是标...查看全部
虎丘离城约七八里路,这座山没有高峻的山峰与幽深的峡谷,只不过因为靠近城市,因此奏着音乐的游船,没有一天不到那儿去。凡是有月亮的夜晚,开花的早晨,下雪天的黄昏,游人来往穿梭,犹如...查看全部
篇首预设意脉 本文首句交代虎丘名胜的方位“去城可七八里”,诚然为一般记游散文所交代的文字,但为下文埋设了意脉。尽管“其山无高岩邃壑”,却因其“近城”而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这样,...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采莲曲、暮过山村、送朱大入秦、送柴侍御、出塞作、杂诗、行香子(草际鸣蛩,惊落梧桐)、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推荐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推荐游戏: 【弯弧惧天狼】的下一句是什么、【二桃杀三士】的下一句是什么、【西施宜笑复宜颦】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愿报小怨】的下一句是什么、【春江花朝秋月夜】的下一句是什么、 【如闻泣幽咽】的上一句是什么、【云自嵩宋沿吴相访】的上一句是什么、【输肝剖胆效英才】的上一句是什么、【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的上一句是什么、【可讽放佚君】的上一句是什么、